TA分析威尔科克斯在曼联的快速崛起,他将主导今年夏窗引援

发布时间:2025.06.21

曼联体育总监贾森-威尔科克斯在曼联任职已达14个月,其在老特拉福德球场的影响力持续增强,然而外界对其认知仍较为有限。《The Athletic》对多位与其有直接工作交集的曼联内部及外部人士(均采用匿名形式)进行了访谈,深入剖析了他在曼联的工作模式,以及他迅速崛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在曼联体育总监阿什沃思离职之后,俱乐部首笔引援交易的幕后故事,揭示了为何最终由威尔科克斯接替其位置,成为俱乐部最高级别的足球管理高层。

在获悉海文与法兰克福官员在冬季转会窗口期间会面的消息后,威尔科克斯迅速安排这位阿森纳年轻后卫于1月23日前往老特拉福德,现场观战曼联对阵流浪者的比赛。海文被安排在博比-查尔顿爵士看台的董事包厢内就座。威尔科克斯不仅安排了海文与主帅阿莫林的会面,还促成了海文与弗格森爵士的握手交流,但决定性因素仍在于威尔科克斯的运作。

当时担任技术总监的威尔科克斯成功说服海文,若加盟曼联,在一位推崇三中卫体系(要求后卫具备果断控球能力)的教练指导下,在一家拥有悠久年轻才俊培养传统的俱乐部中,他将能够迅速融入一个与自身特点及职业抱负高度契合的环境。

海文当时与阿森纳的合同即将到期。切尔西、纽卡斯尔等球队提供了更为诱人的待遇,部分球队甚至薪资翻倍,巴塞罗那、马赛等俱乐部也对他表示了关注。然而,威尔科克斯成功说服海文,使其认识到加盟曼联如何符合球队的长远规划,最终促使海文选择了曼联。

海文加盟曼联时,仅拥有10分钟的一线队出场经验。此后,他为一线队出战6次,表现稳健,若非因伤病困扰,其出场时间本可更多。尽管他的老特拉福德生涯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展现出了良好的开局态势。

无论海文未来的发展轨迹如何,以150万英镑的价格签下这位年轻、左脚技术出众、控球稳健且能够为一线队贡献力量的中卫,对于威尔科克斯这位首席转会操盘手而言,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4月,首席执行官奥马尔-贝拉达在俱乐部内部邮件中,首次以“足球总监”的称谓提及威尔科克斯。上周,曼联正式宣布以6250万英镑的价格签下狼队球员马特乌斯-库尼亚,也公开使用了这一称谓。

在过去的一年中,威尔科克斯实际上已经承担了足球总监的多个职责(从海文的转会案例中可见其影响力),如今他正式复任该职位(此前他从南安普顿的同岗位跳槽而来)。

威尔科克斯在圣玛丽球场任职的时间不足一年(2023年夏季入职),期间他仅使用转会费签下了两名球员。查尔斯从曼城青训营追随他转投南安普顿,转会费为1050万英镑(包含附加条款,最高可达1500万英镑)。在英冠联赛出场32次、首发15次(南安普顿通过附加赛升级)后,这位21岁的中场球员上赛季被租借至英冠球队谢周三。罗斯-斯图尔特则从桑德兰转会而来,转会费为800万英镑+最高400万的附加条款,这位28岁的前锋饱受伤病困扰,两个赛季仅出场17次,直到英超赛季末才打入首球。

上赛季,威尔科克斯为南安普顿签下的且发挥重要作用的永久引援,仅有免签的曼宁(从斯旺西合同到期后加盟)和泰勒-哈伍德(从曼城青训营转会而来,南安普顿升级后触发了2000万英镑的强制买断条款,租借期满后正式签约)。

然而,这忽略了升入英超所带来的人员变动,更不用说通过出售拉维亚等球员所获得的1.48亿英镑收入。

威尔科克斯签下的10名球员(多为租借或免签)成为了球队的基石,在他引进的少帅拉塞尔-马丁的指导下,球队首个赛季便重返英超。威尔科克斯因成功重振南安普顿的足球部门(尤其是一线队和教练组)而备受赞誉。

在加盟南安普顿之前,他在曼城青训营工作了十余年(担任主管6年),曼城的前同事们对他的快速晋升并不感到意外。他信任曼城青训下属的判断能力,并放手让他们工作的风格,被视为他向更高管理岗位过渡的优势。

他拥有15年的职业球员生涯(1994-95赛季随布莱克本夺得英超冠军,为英格兰队出场3次),与贝拉达的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当曼城首席运营官将出任曼联CEO的消息传出时,他的曼市前同事们便认为他会追随而来。如今,两人在老特拉福德和卡灵顿重聚,关系显然十分融洽。

贝拉达在接受球迷杂志《United We Stand》采访时表示,威尔科克斯对英格兰足球文化的理解非常到位,他在曼城受瓜迪奥拉多年影响的经历也十分独特。

尽管贝拉达的任命先于威尔科克斯官宣,但威尔科克斯却比其他英力士集团的高管更早(去年4月)入驻卡灵顿,当时贝拉达和阿什沃思分别还在曼城和纽卡斯尔享受“园艺假”。

这使他在曼联的融入和建立关系方面都比阿什沃思占据了先机。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曼联内部“高管争权”的氛围逐渐浓厚,但威尔科克斯的地位却最为稳固。

在担任技术总监期间,他需要在曼联的高管与一线队教练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涉及引援和拓展人脉的工作。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他对曼联夏季转会窗口的引援工作做出了关键贡献,例如以6200万欧元的价格签约罗,他不仅亲自进行了早期的接触,还邀请了利兹联的旧队友里奥-费迪南德协助劝说。

9月,他出席了曼联的执行委员会会议,并获得了大股东拉特克利夫的认可。当时贝拉达和阿什沃思已经到岗,主帅滕哈格的未来尚不明朗,他的参会实际上有些出人意料,但也彰显了他地位的攀升。

此前,他已经参与了高层会议(在阿什沃思入职之前),5月的摩纳哥会议他也参与了滕哈格去留的讨论(后来由于继任者的谈判破裂,决定让他继续留任)。

在滕哈格执教的不确定期间,也曾讨论过阿莫林的可能性。曼联的管理层(包括威尔科克斯)曾两次就阿莫林的可能性进行沟通,当时他们更倾向于刚刚离任拜仁、现任英格兰主帅的图赫尔。

威尔科克斯当时对阿莫林持保留意见,他提出了新管理层首个夏季转会窗口就改变为三中卫体系的挑战、引援规模的问题,以及阿莫林的阵型在英超夺冠的情况十分罕见。

但在第二年,阿莫林带领葡萄牙体育在葡超和欧冠联赛中表现出色,威尔科克斯因主导了滕哈格继任者的技术评估(认定阿莫林为首选),转而支持了这一任命。

此后,他与阿莫林的关系良好,经常观看训练并与阿莫林进行日常交流。与滕哈格执教末期相比,他与阿莫林的联结更为紧密。

关键在于,他与老板拉特克利夫的关系稳固,两人经常一同观赛,交流方式更像是“教练席对话”而非“董事会谈判”,这让石油化工巨头拉特克利夫感到更加新鲜。相比之下,拉特克利夫与阿什沃思的互动则显得更为紧张(后者性格沉稳)。

“听贾森讲话,能够明白他的意思,他热情、幽默且专业。”

拉特克利夫还感叹曼联的引援数据科学相较于布莱顿、布伦特福德等球队有所逊色,他称引援“主要依靠贾森的眼光”,还提到曼城的高管Txiki曾称赞威尔科克斯的眼光为最佳。

尽管威尔科克斯的背景更偏向于传统而非数据派,但他剖析比赛、挖掘青训中可晋升至一线队的人才(与战术体系相契合)的能力,是他获得更多职责的主要原因。

在担任足球总监之后,他主导了曼联的引援工作,追求库尼亚、姆贝乌莫等球员,还尝试签下德拉普(曼城青训旧部)。

他与贝拉达一同面见了德拉普,原本信任德拉普会选择曼联,但结果德拉普却投奔了切尔西,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德拉普的3000万英镑解约金,本可以让曼联以较低的价格得到这位年轻、已经过英超检验且急需的前锋,而且曼联当前更需要保持转会纪律。

去年夏天在追求德拉普的过程中竞争较小,有人质疑:如果他在曼城青训时就已经受到威尔科克斯的赏识,曼联当时为何没有全力签下他?

或者是因为球员转换曼市“阵营”并不容易,而且当时伊普斯维奇签下他本是为了竞争首发位置(而非绝对主力),很少有人能够预料到他适应英超的速度会如此之快。

德拉普和库尼亚的解约金条款为交易设定了明确的参数,留给售方的谈判空间较小。业内有人认为这对曼联来说并非坏事,因为威尔科克斯的谈判风格有时会引发不满。

在转会谈判中遇到障碍(如转会费、租借工资分担等问题)时,对方经常认为他很难妥协,不愿寻找解决方案。

由于坚持“强硬红线”,有人认为他让一些原本不错的交易莫名其妙地谈崩了。虽然可以理解这是为了维护俱乐部的利益,但与他打交道的人认为这种固执最终迫使曼联接受了更差的条款。

看法并不统一,也有人称赞他是同层级中最出彩的经营者,欣赏他谦逊却权威的风格——不推销、不大喊大叫,真诚直率,能用10个词说清楚的事情绝不用20个词。

在曼联的引援工作中,协助威尔科克斯的并不只有贝拉达。足球谈判总监马特-哈格里夫斯主导了与俱乐部、经纪人的潜在引援谈判;克里斯托弗-维韦尔从临时引援总监转为正式职位后,职责也更加重要。

拉特克利夫在采访中表示,“夏季转会窗口的球员决定,由奥马尔、鲁本、贾森,再加上我一点参与”,如今,在俱乐部的高管层中,威尔科克斯、贝拉达、首席商务官马克-阿姆斯特朗(英力士集团入主后新设的岗位)构成了“三巨头”。

威尔科克斯与贝拉达的个性互补——CEO的决策冲劲十足,而他则更具人情味。贝拉达在足球事务方面的经验仍然有用,与威尔科克斯的密切关系让他比阿什沃思在足球部门更能全身心投入职责。

贝拉达表示:“拥有像贾森这样的足球总监,他技术精湛、善于发掘年轻才俊,正是现阶段曼联所需要的。他为人十分随和,讲解足球理念时通俗易懂。”

曼联的足球运营总监大卫-哈里森负责行政后勤工作,他将因裁员而离任。预计曼联会任命一个向威尔科克斯汇报的人,接手贝拉达在曼城时类似的岗位,从而让他能够脱身于行政事务。

在过去的14个月里,他实际上已经承担了足球总监的多个职责。无论如何,他在高级领导岗位上仅有两年的经验。

考虑到曼联俱乐部高管层“试错”的历史,曼联内部有人担心会重蹈覆辙,对过度提拔缺乏经验的高管保持警惕,这是可以理解的。威尔科克斯没有参加赛季后的曼谷、吉隆坡之行,而是休了家庭假,但他仍然关注着曼联的转会动态。

他已经回到了卡灵顿,准备迎接他退役生涯中最引人注目、压力最大的职位——对曼联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夏季转会窗口负有最终责任。

相关资讯